成年人的难言之隐——痔疮。
痔疮的发病率之高,使得它获得了“十男九痔”“十女十痔”的称号,痔疮好发于20~40岁人群,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。
癌症,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,导致发病率逐年提高。
据《2017中国肿瘤年报》显示,在城市地区,结直肠癌在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第三位,死亡率排在第四位,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,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更高。
巧合的是,痔疮和直肠癌的症状有很大的相似性,这就导致很多痔疮担心自己的痔疮会变成癌症!
痔疮,会变成直肠癌吗?
从发病机理来看,痔疮和直肠癌就是两回事,一个是静脉血管团,一个是恶性肿瘤。
而我们见到的一些直肠癌患者患有痔疮的情况,其实并不是痔疮恶化成了癌症,只是巧合的同时患有痔疮。
极少情况下与痔疮有关的癌变,往往是因为痔疮黏膜糜烂,长期感染,反复发作,甚至合并肛门周围脓肿、肛瘘,久治不愈导致了肛周的细胞组织异常增生分化,甚至癌变。
因此,痔疮本身并不会癌变。
教你4招,辨别痔疮和直肠癌
01.看便血
痔疮的便血颜色多为鲜红色,出血量较多,甚至呈喷射状,血液一般在大便表面,不与粪便相混。
直肠癌的便血为持续性、慢性出血,颜色多为暗红色或果酱色,血液通常和粪便相混,可能还伴有黏液或脓液。
2.看肿物性状
痔疮的肿块表面光滑,质地柔软,呈暗红色或暗紫色,触之不易出血。直肠癌的肿块呈淡红色菜花样,质地坚硬,触之易出血。
3.看排便习惯
痔疮患者常伴有便秘,但一般不会出现大便变形或变细,也很少有便意频繁或里急后重等情况。
直肠癌患者早期可能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,便意频繁,排便不尽感,或者表现为便秘,伴有里急后重,肛门下坠感,后期因肿瘤增大,肠腔狭窄,出现大便变形或变细等情况。
4.看全身症状
痔疮是良性疾病,便血量多时可能会出现贫血,但不会有明显消瘦和癌症转移的症状。
直肠癌属于消耗性疾病,多有贫血和消瘦的情况。
总结一下痔疮和直肠癌是两个不同的疾病,同时痔疮本身不会癌变。如果发现有便血等情况,不用太过担心,但也不要不当回事,免得延误病情。
下面,再给大家介绍几个方法,可以帮助大家摆脱痔疮,免得有些患者担心痔疮癌变了!
1.多运动,避免久坐
避免保持同样的姿势太久。特别是从事久坐、久站、活动少工作的人,更应该积极运动,如广播体操、太极拳、球类活动等。
每天坐1~2次提肛运动(收腹,慢慢吸气,同时向上收提肛门),每次3~5分钟,增加血液循环,促进肠道蠕动,减少盆腔充血,改善痔静脉回流。
2.掌握正确的排便方式
养成固定的排便习惯。不可蹲厕过久,如果超过3分钟仍无便意,应停止排便。
不宜用力过猛,以免损伤肝门,应该缓慢增加力量。
上厕所要专心,不要玩手机。
排便后有意识的做3~5次肝门收缩,能增强括约肌功能,消除疲劳。
排便后保证肝门的清洁,如果有条件,用温水清洗更好。
3.多吃含纤维多的蔬菜
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,多吃芹菜、白菜、菠菜等含纤维素多的蔬菜,以及蜂蜜、黑芝麻、核桃仁等食物,增加大便容积,促进肠蠕动。
4.避免过度劳累
熬夜、劳累过度,是诱发痔疮的一个重要因素。工作、娱乐应张弛有度,一坐几个小时,甚至通宵达旦是不可取的。
5.使用李防御五痔方
李防御五痔方研制出的肛痔冷敷凝胶由卡波姆、纯化水、植物油、医用容器等部分组成。
使用方法:将产品涂抹于肛门不适处,或用助推器直接推入肛门内,每日根据情况使用。用于肛门的冷敷理疗,适用于内痔、外痔、混合痔的辅助治疗。